top of page

《第五屆全國聖體大會》九週敬禮 第八週 聖體聖事聖愛喚醒對邊緣人:精誠關懷

天主教高雄教區

2024年6月教宗方濟各在第八屆『世界窮人日』文告:《上主必為窮人伸冤》中指出:「在天主的眼中,我們所有人都是窮人和有需要的人。」肯定窮人在天主的心中佔有特殊的位置,他們的祈禱為天主所垂聽。因為:「天主是一位細心關懷每個子女的父親,祂知道祂子女的痛苦,照顧那些最有需要的人:窮人、邊緣人、受苦者和被遺忘的人。沒有人被排除在祂的心神外,因為在祂眼中,我們都是貧窮和有需要的人。」

 

今天是第五屆全國聖體大會九周敬禮第八周,主題是:「聖體聖事聖愛喚醒對邊緣人:精誠關懷」。可見教宗也是時時以他的慈母心懷,掛念著窮人、邊緣人、受苦者和被遺忘的人。這個主題的核心主題有二:「生命---死亡」、「團結---分裂」。生命不易,天主讓我們生存於世,一定有他的使命,我們必須努力的活著且行、且珍惜直到死亡;團結的反面是分裂,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回提到:「天下事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」這是中國哲學的智慧,認為分裂是很自然的事。雖然如此,我們的生命信仰使我們一層一層地剝去俗世的自我看法,才能真正的看清信仰的真相。

 

法國神學家、耶穌會會士德日進(P. Teilhard de Chardin, 1881-1955)神父,提到人類的心理與靈性發展的軌跡是一個螺旋型,往下看是不斷的重複;往上看是不斷的向上提升、變化、成長。我們的信仰也是如此:從幼年、青年、壯年到老年,只要我們在方向上仰望著主耶穌,必定往上提升。但是,一個躺在路邊無家可歸的人,我們不能用人性的角度來批判,他的幼年、青年、壯年到老年的過程。

 

當我年輕時在菲律賓讀書時,一個事件震撼了我,有位教友前來敲門:「神父!有人需要臨終傅油。」這位教友帶著我走過陰暗、骯髒的巷道,在一個幽暗的路旁,我為那位臨終的街友做了終敷。耶穌來接納所有的人,上主的牧人不是高高在上、判斷別人。因為我們的主耶穌,接納罪人,和罪人一起吃飯生活。「同道偕行」是改變我們的態度,與耶穌一起生活,活出耶穌的榜樣來到我們的生活中,而非同溫層的人相互取暖。慈母教會就是我們打開心門,窮人、邊緣人、受苦者和被遺忘的人,將聖體聖事的恩寵傳給別人。 



今天的《若望福音》提到耶穌是生命之糧,人子的血肉是信友的飲食:『猶太人遂對耶穌竊竊私議,因為祂說: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。他們說:「這人不是若瑟的兒子耶穌麼?他的父親和母親,我們豈不是都認識麼?怎麼祂竟說: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?」耶穌回答說:「你們不要彼此竊竊私議!凡不是派遣我的父所吸引的人,誰也不能到我這裏來,而我在末日要叫他復活。在先知書上記載:「眾人都要蒙天主的訓誨。」凡由父聽教而學習的,必到我這裏來。這不是說有人看見過父,只有那從天主來的,才看見過父。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:信從的人必得永生,我是生命的食糧。你們的祖先在曠野中吃過「瑪納」,卻死了;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,誰吃了,就不死。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糧;誰若吃了這食糧,必要生活直到永遠。」「我所要賜給的食糧,就是我的肉,是為世界的生命而賜給的。』(若6:41-51)。




耶穌要我們:打開我們的心,走向群眾,走向邊緣受苦的人。福音的重心特別強調「生命」和「死亡」兩個極端不同的對立思想,也就是「天上的智慧」和「世上的愚妄」彼此對立。誰若相信吃了從天上降下的「生活的食糧」,必定要生活直到永遠。耶穌為我們而死,將祂的體、血肉作為十字架上的完美犧牲時,祂救贖了全人類。好讓我們獲得生命。耶穌是生命之糧,在奉獻彌撒聖祭時,麵餅成為主耶穌基督的身體,藉著聖體聖事,我們有機會領受祂的身體,獲得永生。

 

耶穌心繫邊緣社群,今日的社會大致分為:權貴、官員、特權階級,那些邊緣被排擠的,不被看見的。耶穌來到世上,將天主的國度帶給當代社會的階層文化,反轉過來肯定生命的平等和尊貴。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上活在我們中間,祂向世上所有人傳遞救恩和祝福。我們深信「道成肉身的耶穌,也是受苦的邊緣人」,這個角度和認知,使我們更深刻的體會以上主的心,去了解和關心、疼惜他們是:被保護的、被藐視的、被排斥的、被遺忘的受苦大眾。關愛邊緣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牧靈機會,也是實際地幫助邊緣人的機會。我們要聆聽、交談、儘量理解他們的困難和原因,為能提供適當而正確的幫助。不僅關懷物質上的需求,也在意精神上的需要。為人們的整體發展而努力,在慷慨無私的服務中,讓天國的臨在顯示出來。 



(文/圖  趙英珠)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