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疫情活化我們的信仰

已更新:2021年7月24日


生活的改變

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肆虐,席捲全球,普世人類深受其害,恐懼不安,苦不堪言,不但人與人之間要保持社交距離,還要戴上口罩、勤洗手、量體溫,進入商家、超市、公私立機構都要實名制,用手機掃QR code ,跟以前隨意進出,有很大的差異,帶來生活上的很多改變與不方便。因為疫情嚴峻,有些國家鎖國,國與國之間沒有飛機與船隻的往來,無法直接接洽生意,只能用視訊或線上談政治或談生意,甚至家人也無法團聚,造成現階段普世人類極大的困擾、憂心與傷害。


病毒的危害

新型冠狀病毒因它外表長得像是皇冠的樣子而得名。COVID-19從2019年11月首先發現病毒,經過一年多的變化與變形,不斷地危害人的生命,截至6月23日全球人類已有1億8000萬人確診,3百90萬多人死亡;台灣也有1萬4260人確診,599人死亡。


信靠全能的天主

談到病毒人人自危,因為它是無形、無聲、無嗅的,我相信大家都很害怕,尤其目前台灣情況危急,又缺少疫苗,大家都有極大的恐慌,因為病毒又不斷的突變,更是可怕,讓人防不勝防,雖然醫學家、病理學家、各專科醫學都在研究如何研發有效疫苗或特效藥,但都進度緩慢、緩不濟急,因染疫而死亡的人愈來愈多。


有效的防疫:除了個人遵守政府的防疫規定之外,希望大家一起啟動我們的信仰,活化與內化我們的信仰與靈修,知所悔改謙卑地向天主認罪,並懇切與熱忱地向全能主天主祈禱,求主恩賜早日平息新冠病毒的傳染,因為祂是全能的主天主,祂既然許可病毒在人間流傳,也能及早平息病毒,讓人類能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。


「就如罪惡藉著一人進入了世界,死亡藉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;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,因為眾人都犯了罪:成義也是如此。」(羅五12)因耶穌一人為眾人而死,卻拯救了眾人的靈魂。希望病毒也因天主的一個啟發,讓病理學家、醫學家早日發現長效型的疫苗或特效藥,能有效地平息疫情的蔓延,人的生活與生命獲得保障。


奉獻生活的真義

神父與度奉獻生活者,在疫情期間有更多的時間,製造獨自與天主相遇的機會,跟天主談心,向天主求情。因此,懇請神父:

1. 每天個人要照常舉行彌撒,雖然沒有教友參與,仍然要為教會的好處,尤其要為疫情早日平息,虔誠地、積極地、主動地、有意識的舉行感恩祭。


2. 盡本分恭敬地誦唸每日必念的日課經,時辰經;更要勤於恭讀聖經、默想天主聖言與祈禱。懇請神父務必利用時間讀經與祈禱。所謂:讀經、祈禱要有空,要有空讀經、祈禱;有空要讀經、祈禱。


3. 不斷地進修,研讀教宗的通諭、勸諭、牧函、文告等當代教會、教宗文獻。例如:「天主的話」宗座勸諭、「生活的基督」勸諭、「你們要歡喜踴躍」勸諭、 「福音的喜樂」勸諭、「愛的喜樂」勸諭、「願祢受讚頌」通諭;大聖若瑟年「以父親心」宗座牧函、《熱愛聖經》紀念聖熱羅尼莫逝世一千六百週年宗座牧函,《衆位弟兄》通諭,以及很多有關司鐸生活與職務的靈修、講道書籍,都可利用這段期間多念一點當代教會的訓導文獻,充實自己。


4. 由於疫情三級警戒,中央疫情中心告誡我們要好好待在家裡,不能隨心所欲到處旅遊,連舉行彌撒都要成為無信友參與的彌撒。雖然如此,牧人對羊群的愛護與照顧,應該是全年無休,必要時仍然要善盡牧人的職務。所謂:「牧者要搶救靈魂,醫護人員要搶救生命」有同樣的急迫性,所以都要奮不顧身,不怕站在第一線為病患、為染疫者服務,實踐耶穌的教導:牧人要成為「與羊同在的善牧」,要義不容辭地負起照顧教友的使命與責任,尤其是為年老者、要為病危者傅油或送聖體,神父都要善盡職責,不能藉故推辭。


製造機會與主相遇

教友的信仰生活與靈修也沒有假期,就好像學校停課,但學生不停學。教友雖然不能實地參加主日彌撒、領聖體或朝拜聖體,還是可以上網參加主日及平日線上彌撒、朝拜聖體、聽神父講道,豐富自己的信仰生活,滋養靈性生命。

  • 同樣教友在信仰與靈修上也要得到滋養與成長,無論是閱讀有關信仰與靈修的書籍或電子書,都可以得到心靈的養分。

  • 要不間斷地祈禱:與神父一樣,要恭讀聖經、默想天主聖言與祈禱。

  • 按照室內防疫規定,個人可以抽出時間獨自到聖堂朝拜聖體,與基督獨處談心。

  • 營造家庭教會的氣氛,舉行家庭祈禱,闔家一起恭讀聖經、讀經分享、誦唸玫瑰經、以及對聖母、大聖若瑟、諸聖人聖女的祈禱,誦唸為疫情平息的禱文等,讓基督入主於家庭。


各位弟兄姊妹:

一、互助互愛

這波來勢洶洶的疫情,教宗不斷呼籲大家要有同在一艘船上的責任感,這使生活在台灣的我們,人人都有很深的感受。台灣在起初防疫做得很成功,但是三月份開始台灣也淪陷了,成為疫情嚴峻的疫區。這可以體會到地球村的殘酷事實,真的無人可獨善其身。關於互助互愛、犧牲奉獻,無人可以置身事外,其實這是最原始的人性,是按「天主的肖像和模樣」創造的;聖若望宗徒也說:「天主是愛,你們也要彼此相愛。」(若壹四 7-8) 在疫情期間,需要大家確實遵守防疫規定,防護自己也保護別人,大家要互助互愛。


二、返璞歸真

疫情迫使大家減少外出,甚至於封城被迫必須停留在家,因而減少了許多應酬、聚餐、旅遊、享樂等社交性活動,而多出了許多個人以及與家人團聚時間,生活變得不再匆匆忙忙,不但不被時間追著跑,反而可以主導性地愉快做自己,享受因疫情「因禍得福」,可以寧靜致遠的好時光,疫情過後真的需要再回到從前忙碌的生活嗎?其實生活可以是簡單而豐富的,即所謂的:「返璞歸真」樂在其中。


三、配戴口罩

配戴口罩幾乎讓人不認得他/她的廬山真面目,感受不到對方喜怒哀樂的表情,但為避免唾液飛沫傳播感染,讓疫情擴散,因此群聚時人人都要配戴口罩,甚至參加教會神聖禮儀活動時亦無例外,無論主持禮儀的神職人員或參禮的信友全程都要配戴口罩。信友要利用這段時間深入信仰與靈修的反省,減少與人交談,進入內心世界多祈禱、用心多與主交談,發展與主相遇的內在美,拉近與天主間的距離。


四、社交距離

為了彼此的保護,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距離,以策安全,遵守見面不握手、不擁抱、不行親吻禮。雖然規定社交要有距離,但人與人之間真心以誠相待,不應該有疏離感,反而拉近彼此之間心靈的距離。對基督徒而言,無論對天主或對人的愛,都是零距離,應該活出:「祢在我內,我在祢內」,在基督內合而為一。


五、迎向新生活

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,何況是基督徒!如何讓這些好不容易喚醒的美德在疫情過後繼續下去,不要太快又被遺忘,教會在這時更要發揮世光、地鹽的責任。基督徒不能讓船過水無痕,這些事不能讓它白白地發生,基督徒不能再回到舊式生活模式,什麼是新冠之後的新生活呢?值得我們再三省思!


教宗說:根源、記憶、友愛、希望,這四個詞是重新開始的關鍵:我們全人類的根源都來自天主,要記得天主讓一切事發生都是為人有益(羅八28),我們都該在友愛的關係上彼此効力,一起帶著復活的希望促進社會的和諧繁榮。耶穌一直都在船上(谷四35-41),對祂要有信德,讓祂在我們的生命之船上掌舵吧!


祈願我們小小羊群的基督徒,在疫情過後還能在日常事件中隨時思考如何掌握先機、超前佈署,將好不容易喚起「四海之內皆兄弟」的人類生命共同體,共同防衛新冠病毒的光榮感、生死與共的同體感、精誠團結的責任感,持續在社會中讓人看見,見證基督的福音價值。


最後還是虔誠地向天主祈求,早日讓疫情平息;同時我們也為許多親身受到疫情感染的人、感染病毒死亡的人和他們的家屬、生活在不穩定中的人、醫護人員、科學家和志工、失業的人和在被強制封城下忍受痛苦的人,以及失去希望的人,獻上真誠祈禱,讓亡者得安息、確診者早日康復、家屬得安慰;醫護人員及志工得享健康、保平安。


願天主的祝福滿滿,保祐大家平安健康快樂。

438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